我院特聘导师、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2015-03-06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罗杨在第四期全国地县级文联负责人研修班上授课

我院特聘导师、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近日在《中国艺术报》上发表了《追回逝去的年味》一文。全文如下: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老百姓习惯把过春节叫过年,民谚中说“百节年为首”。古往今来,民间过年的习俗也是最丰富、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就像是一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欢乐大戏。在这台举国欢腾的大戏里,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就传统内容和形式而言,多是围绕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来延伸和展开,既丰富多彩,又特色浓郁,厚重的年味便蕴含其中。

按照二十四节气轮转的定律,冬季是农事周期的农闲期,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终于迎来了轻松的时光,春节的起止时间也因此拉得很长。按照老礼儿,春节始于腊月初八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其中腊八是春节的序曲,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民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即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春节的各种活动就进入“程序”了。其间有诸如腊八节、祭灶节、打尘埃、贴春联、贴窗花、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拜年、给晚辈压岁钱等习俗,这些约定俗成的“节目”环环相扣,直到正月十五,春节这出热热闹闹的大戏才以元宵节作为压轴收尾。而元宵节后人们还要释放节日的余兴,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宣告休闲结束,新一年农事活动轮转开始。

民间习俗是年味的承载和体现。丰富的春节习俗是伴随着农耕文明的漫长时光逐步积淀而成的,承载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美好文化遗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不一、形式各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春节的习俗可分为宗教祭祀、礼仪禁忌、饮食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城乡又各具千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化进程骤然而至,农耕文明特有的田园生活离当代人渐行渐远,社会经济基础变得越来越殷实,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节日与平日的物质生活区别越来越小,农业文明社会里所独有的节日特殊性与神圣性也越来越淡化。曾几何时,过年时才能吃上的饺子如今已成了家常便饭;过年时才能穿上的新衣早已不敌随时更换的各种名牌。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岁时节令的认识遵循,也被工业文明的“人工干预”所替换和改变。人们在时代的变迁更替中,不再像过去那样遵守祖先约定的年俗程序。特别是城市里的人们,由于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已经将很多以往不可或缺的诸如送灶神、祭拜祖先、请门神、贴窗花等“规定动作”淡出年俗系列。因此,如今的年俗活动明显少了田园遗风和人情世故,多了“人文主义”的人本色彩;少了对先人的感念与虔敬,多了当下家人朋友的团聚;少了守岁的神秘与笃信,多了精神的企盼;少了回家的厮守,多了外出和旅游;少了几分质朴的热闹,多了几分放假的休闲;少了走街串户的面对面拜年,多了在虚拟世界里的互通互联。总之,人们渐渐开始把节日当假日过,把节日背后的文化和古老习俗渐渐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娱乐、交流和互动形式。习俗本身是一条流淌的长河,每个时代都会不断泛起新的浪花。比如古代的拜年习俗就由后代文人引申出“贺年片”,及至当代发展为电话拜年、短信、微信、网上拜年等等。延续多年的央视“春晚”因成为每个家庭乃至海外华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而被冠以“新民俗”。

随时代脉搏而兴,顺历史潮流而亡是习俗的宿命。习俗具备鲜明的时代特性,应时而变是客观必然。春节的习俗形式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春节的内核亘古不变,年的脚步从未与时代的发展脱节,这就是阖家团圆,归心似箭。每年的春节仍像磁铁一样牵引凝聚着每个中国人的心,那种因厚重传统生成的情感聚合力,呼唤着每个中国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就赶三十之晚”。试想,人们千里迢迢风雨兼程地往家赶,如果吃不上那顿也许并不算丰盛的年夜饭,心中一定会泛起“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怅然若失。这顿辞旧迎新的除夕年夜饭对每个家庭来说,凝聚了一年的亲情惦念,浓缩了一年的离合悲欢,忽略了一年的苦辣酸甜。一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与其说是一次美食的聚餐,莫如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其中包含着的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是我们这个民族对美好理想和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宇宙自然和苍天厚土的感恩和敬畏,对社会和谐和家庭团圆的永恒期盼。这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胎记。

毋庸讳言,时代发展到今天,这个胎记似乎越来越模糊,年的味道也似乎越来越淡。除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人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很多习俗已经从春节的活动中淡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回味曾经熟悉的年俗,特别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对物质匮乏年代里很容易得到的精神满足感越发留恋。五光十色的现代文明越奢华,人们对农耕时代的质朴情感越珍惜。特别是那些春联、年画、鞭炮、龙灯、舞狮、庙会、社火、团圆饭、守岁、拜年等饱含春节气氛的习俗,深深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和情结。缘此,传承和复兴春节年俗就成为我们的企盼。

当然,复兴绝不等同于复古和复旧,而是从文化上进行选择与弘扬,避免出现传统丢得太多,扔得太快而造成的文化失落与空白。只要抓住“团圆”这个春节的内涵不变,一切形式皆可“因时而变”。当下,我们不缺过年的全民热情和物质条件,缺少的是过年的新方式,是人们释放情感的新载体。如何让春节真正承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深刻涵义,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对接,让春节习俗融入现代人的价值观,如何使春节的年味浓起来,如何使我们的生活美起来,如何使人们的日子好起来,精神世界富有起来,让年味贴着我们的生活节拍并渗透到人们生活方式的细枝末节中,这是我们亟待破解的课题。

来源:中国艺术报

 

罗杨,字散淡,号先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著有《中国历代惯成自然帝王陵》;摄影集《中国古塔》;字帖《警世格言》、《中华传统名言选萃》、《罗杨书法作品集》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