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动态 | 特聘导师冯骥才新作《单筒望远镜》出版
发布时间:2019-01-04 发布人: 字号: A A A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著名作家冯骥才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冯骥才沉淀几十年后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力作,书写了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冯骥才出席《单筒望远镜》新书发布会

       《单筒望远镜》延续了冯骥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精湛品质,也尽显他描摹生活的扎实功底,小说以独特的“津味”,将斑驳的历史再次拉入人们的记忆中,还原一百多年前天津人、普通民众的精神性格,在种种社会矛盾下,在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心灵历程中,演绎着中西文化历史碰撞下的时代悲剧与命运悲剧。

       “我曾放下热爱的文学”

       从1977年冯骥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和拳》出版,到《单筒望远镜》的出版相距了40多年。“近二十年来我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我放下自己最热爱的文学,心甘情愿为这件事效力……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刚刚过去的2018年冯骥才连续推出了《漩涡里》和《单筒望远镜》两部大作,他说不管是不是创作的“第二次浪潮”,但肯定会“重返小说”。“我太热爱文学。我心里有东西要写,必需写。不是我要写小说,是小说要我写。但是我不会放弃对文化遗产的关注,还有一些重要的事必须去做。去年就做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和对传承人定义的学术研讨。今年还要举行古村落空心化问题的研讨和一些民间艺术的学术构建。”

       冯骥才说,“我不会放弃我们这代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这不是一句话,是一种思想,是历史责任。”

新书发布会现场

       “现在写起来很有底气”

       冯骥才表示,《单筒望远镜》很早就在自己心里,“我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我写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解读的小说《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之后,就想写这部《单筒望远镜》。这是一个文化反思的系列。”冯骥才认为,谈到中西文化的关系不应该是“文明冲突论”,“交流才是符合人性的”。

       说到写小说,冯骥才的经验是:“一个作家肚子里不会只有一部小说。写小说的时间不一定要太长,但放的时间一定要长。时间长,人物才能活起来。一旦你觉得他们像你认识的人,就可以写了。”虽然二十年的文化遗产抢救让冯骥才中断了文学创作,但这也是相辅相成的积累和生长,“现在写起来很有底气。”

       导师简介

       冯骥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国务院参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画家、文学家、民间文艺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其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五十余种,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十余种文字,出版各种译本三十余种。

来源 | 人民网、安徽网等

编辑 |国际研修处 刘怀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