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用笔 快意挥洒——中青十期王勇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入展作品创作记
发布时间:2017-05-17 发布人: 王勇 字号: A A A

作为多次入展国展的老作者,全国第四届草书展的入展却给了我一个不同以往的意外惊喜,因为我的一幅没有盖任何印章的作品竟然通过了初评、复查、终评、审读诸多环节而顺利入展了。我想这充分说明了,评委们更注重作者的创作水平,回归书法本体,不被外在的形式所干扰,评审态度非常严谨,也是对我多年来草书学习的一个小小的肯定。

截稿日的前一天,我开始构思投稿作品,因为我入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的是一幅八尺整张的大草,所以这次准备继续沿用这个创作思路。形式确定以后就要选择合适的创作内容了,不同的内容创作出来的章法效果是不同的。根据经验,我选了一则《世说新语》,把自己加工过的仿古八尺宣铺在地上,调好墨汁,凝神静思。

入展作品 248cm×129cm

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我没有打小稿的习惯,感觉那样会消耗创作激情。所以在正式动笔前我在脑海里先给自己要完成的作品定了标准:一、气势要足,聚气而不可散气。二、笔法交代清楚,线条入纸。三、注重通篇大的章法效果,力求跌宕而和谐。写大草的人都知道,这些标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相当有难度。追求气势,速度就必须要迅疾,速度快了控笔难度增加,稍有懈怠,线条就飘,败笔自然就多。而在章法的处理上,一定要收放有度,否则大而无当,气则散矣。

正式落笔前调整好情绪,怀着饱满的激情沉着用笔,快意挥洒。草书的章法都是随机生发的,第一张写出来后我感觉章法处理得不是很满意,于是写了第二张。上墙观之,虽然仍不完美,然而气势饱满,点画可观。于是盖印、压平、卷筒准备快递寄出。晚上对着手机照片详细审查作品的时候,发现居然写错了一个字,影响文意,如果点去加小字,又会影响整幅作品的效果。万不得已之下,我只好在截稿日的当天上午又重新创作了一张。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经过这一番折腾,自我感觉整体效果并不比出现错字的那张好,无奈时间紧迫。匆忙之间竟然忘记盖印章,就把作品叠好寄了出去。也许机缘巧合,此件作品成了整个展览中唯一没有印章点缀的作品。

或许,缺憾亦是一种美吧!

来源:书法报


校友名片

王勇,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期校友,湖北逸远书法馆馆长。作品曾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四届草书展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