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专题 | 中青十二期伍剑创作谈:漫谈书法的“深”与“厚”
近日,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结果出炉,研修院多位校友作品入选本次展览。为此,研修院特邀中青十二期校友伍剑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以飨读者:
一般意义上,“深厚”一词有三种理解。其一,感情深切浓厚,为人宽厚,厚道。其二,基础扎实坚固,功底雄厚。其三,形容雄浑、博大。用在书法艺术上,表述的意思常指功底如何深厚、造诣如何高深、笔力如何厚实等。结合自己较长时间的书法实践,我发现在此基础上,对于“深”与“厚”还应该有更深入的内涵,需要用生命去持续贯彻,也需要用心性思维去反复体验。
其实,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中提出了“深”与“厚”的观点。“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鲲在海底深蓄厚养,须得有积厚之功。大鹏若没有经过心灵的沉淀与累积,也不可能自在高举。同时在客观条件上,如果没有北海之大,就不能蓄养巨鲲,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环境,就不能培养出辽阔的眼界、宽广的心胸。而蓄养巨鲲,除了溟海之大,自身还得有深蓄厚养的修持工夫,要日积月累,由量变而质变。“化而为鹏”,这意味着生命中气质变化所需要具备的主客观条件。鲲的潜伏海底,深蓄厚养经由量变到质变,乃能化而为鸟;鹏之积厚展翅,奋翼高飞,这都是属于功夫修为的层次。而鹏之高举,层层超越,游心于无穷,这正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精神上达“天地境界”的层次。
伍剑书法作品
达到这一层次是道境,是乘物游心的超脱自然、极度自由之境。如何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理解“深”与“厚”的真正内涵,让自己深耕厚积,深蓄厚养,在不断深入和积累中提高、升华。
书法艺术崇尚的道境无不如此。首先,要有深厚的积累。“积厚”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这一段讲深蓄厚养,才可致用。他认为,溟海不深则无以养巨鲲,水积不深则无以浮大舟,风积不厚则无以展大翼。这说明“积厚”是大成的必要条件。大成者的心灵空间不仅要有广度、阔度,也要有深度、厚度。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像大海那样大;培养自己的学问能力像大海那样深。书法艺术大成之人须积才、积学、积势,才能成其大。
其次,要有深入的体验。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千里路,就得有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耐心。对于中国书法的“法源”必须理解领悟并始终坚持,真正通过笔墨的长期反复的体会、验证,从了解到熟悉,熟悉到熟练,熟练到运用,运用到驾驭,驾驭到放开。切身体验历史人文、审美法则、笔法技法。
第三,要有深邃的思想。一件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是要符合艺术的审美法则,传达艺术的审美情感,释放艺术的审美思想的。也就是发人深思,给人启迪。书法艺术的思想性在于,其艺术表现传达作者的人文思想,艺术品本身所给人视觉之余的思考,线条之间所传递的美学思想。
第四,要有深情的感怀。将性情、感情化为笔底波澜,将书情、书性显露字里行间。也就是书家的诗意情怀、传统情怀和家国情怀。刘熙载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让艺术符号和语言中充满情感,才会感动自己,感动旁人,感动时代。
第五,要有深远的意义。书法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浅薄的艺术,不会有太多的价值和意义。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冷暖着人民的冷暖,感动着生活的感动,创造着经典的创造。其意义在于,创造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启发人的思考,引发人的借鉴。书法要风格同时又要去风格,这是辨证统一的,太新则不古,泥古则不新。所以,重要的是最入古、最经典、最深入才可能最风格。书法创作中,为了风格而风格,不可能有太多价值和意义,风格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乖张、怪诞、浅薄和轻佻,只有经过深与厚的积累打磨,长时间的深蓄厚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这样的风格才有支撑,才有价值和意义。
因此,经典艺术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典艺术存在的价值才不会昙花一现,过眼烟云。书法艺术做到一定深度和高度时同样如此,放眼整个时代,回望历史经典,值得去敬畏的是古人贤哲,必须用更深入理解的“深”和“厚”去诠释,去践行,去传承,历经雨打风吹,栏杆拍遍之后,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神食粮,这才是理性的选择。
伍剑书法作品赏析
校友名片
伍剑,字云渐,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二期校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湘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荣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二等奖,第二届隶书展览提名奖,全国第十三、十四届“群星奖”创作奖,湖南省第六届书法作品展览金奖等。先后出版《伍剑书法作品选》、《行迹》、《晨风欲来——伍剑书法状态》、《且行且悟——伍剑书法状态》、《清风微澜——伍剑书法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