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专题 | 中青十期王玺创作谈
发布时间:2017-08-28 字号: A A A

近日,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结果出炉,研修院多位校友作品入选本次展览。为此,研修院特邀中青十期校友王玺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以飨读者:

王玺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作品

      

有幸能入展“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我感到十分荣幸,在此首先感谢评委老师对我的关爱,以及在我学书道路上曾给予我指导的师长和同道。

对于这次展览的准备稍微有些仓促,在截稿日期之前个人的工作与学习日程安排很满,到了截稿前一日才完成了作品,本想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稿件投出,或许是运气使然,在入展名单中有了一席之地。在此,我希望就近期个人的学习与思考,谈谈本次的投稿作品。

在之前的书法学习过程中,草书一直作为我学习和创作的重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创作上难以有更多的突破,于是决定先将草书创作搁置一下,把学习重心转移到行书上,选择了赵之谦行书作为学习对象。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那么怎么样的时代就呼唤着符合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当前是一个正大气象的时代,作为一名书法创作者,在取法和表达上理应传递出这样的时代精神。赵之谦大字行书取法北碑,结体宽博,有一股浩然正气,虽然风格特征明显,并且存在着再创作的可能,所以基于这几点,我开始展开了对于其风格的学习和研究。

本次投稿作品正是以赵之谦行书风格作为我创作的基础。作品形式上采用了两条屏的拼接,选取粉彩纸作为书写材料,书写内容为石涛的题画诗。在风格表达上尽可能的体现赵之谦行书中厚重凝练的线条,饱满的结构形态,章法中的主次关系。此外,在赵之谦的基础之上融入了一些个人的理解,如笔法上加强了书写的性情,结体上适当夸张了一些倚侧关系,章法上加强了轴线的动态,以此来增加作品的视觉表现力。

本次作品虽然能够入展,但是自己很清楚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足,我还需要不断地改正缺点,学习新的知识,争取更大的进步。最后,再次感谢评委、老师、同道们对我的帮助。


王玺书法作品赏析


校友名片

王玺,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期校友,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教师,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协理事。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作品入选“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全国第四届草书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