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携手铸梦 | 音乐领域项目动态之依力亚:《童年情景·丝路寻梦》
发布时间:2018-02-11 字号: A A A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于2016年启动了“携手铸梦工程”,面向研修院校友,针对具体艺术创作项目开展资助扶持。“2017携手铸梦”共有25个创作项目立项。2017年10月16日,“2017携手铸梦”项目协议签订仪式暨专家辅导会在京举办。研修院持续关注校友项目的进展,陆续在公众号上推送项目进展情况。

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依力亚·甫拉提作品《童年情景·丝路寻梦》获得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2017携手铸梦”项目立项扶持后,明确了目标构思,确定了创作方向,从而紧锣密鼓地动笔写作。

这部作品将通过多媒体视频与现场音乐演奏,以小型音乐会的形式呈现于舞台:上半场分为“序”(《戈壁晨曲》),“童年情景”(《诙谐曲》《挽歌》《幸福时光》);下半场分为“丝路寻梦”(《故城·交河》《柯坪印象》《梦回克孜尔》),“尾声”(《觉醒吧!我的维吾尔同胞》);“谢幕曲”为《金色的木卡姆》(暂定)。

排练照

【作者创作概述】

这个项目创作的目的是将民间优秀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以艺术精品的形式呈现于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我们通过收集,整理,挖掘民间优秀音乐素材为材料进行创作,既保持可听性,又能以当代的艺术形式,符合当代艺术的审美呈现,做好传承和创新,使传统文化与时代共振,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普及传统文化艺术,让人们有个全新的视听享受。

我在毕业参加工作后,发现维吾尔民乐的发展提升空间很大,但同时了解到现今维吾尔民族乐队作品极具匮乏(几近无发展状态)。此次创作对民族音乐的写作创新,维吾尔民族乐队的配器,乐器音色的探索等具有重要价值。

我在创作时将新疆本土音乐语言、外来音乐语言、民族器乐特有的语言和西方创作技法等各种创作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以“一切为我所用”为宗旨,创作出心中所想。我认为,这样多方位、多层次地学习、研究、探索,对于自身创作能力的提升和本土民族音乐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