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艺绽|周扬波:我的山水创作世界
发布时间:2023-12-28 字号: A A A


编者按:2023年,经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推荐,新文艺群体五期校友,职业画家周扬波申报项目“站立的山川——周扬波中国山水画创作新表达系列画展”入选中国文联“2023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近日,该展览已在石家庄、深圳等地开幕。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周扬波的山水画创作世界。


年少有其幸 步入书画天地


年少时期的我很幸运,出身在这样的家庭:母亲是学校老师,教书育人一辈子,清贫且知书达理;父亲则是废寝忘食的执着于探究自己的艺术道路,无论是山水、花鸟绘画作品的钻研还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探索,他都用行动在影响着我成长的每一天。

我从小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好感和亲近感。所以后面很自然的就走上了这条艺术之路。


△20岁的周扬波写生


△周扬波桂林写生


△早期临摹作品


△早期临摹作品


执着前行 日趋成熟


青年时期的我很执着,从高中起就希望考到美院进行专业学习,后面在部队历练了几年后也实现了这个愿望。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源于热爱:我热爱宋元古画里的那份娓娓道来,20几岁的青春宁愿关在房间不停的观摩、临摹、揣摩;也热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30岁起每年都跋山涉水近半年的时间,誓用手中的毛笔描绘如今的大好河山;更热爱文化事业应该遵循“正本清源 守正创新”的理念传递,40来岁开始更多的思考,中国优秀的国画文化应该怎样的传承,怎样的发展更适应当今的社会、如今的人们。


△红树青山系列四条屏

70×244cm×4幅 中国画  纸本设色  2017年


我在临摹了众多古代佳作后,第二个学画大步骤就是坚持不懈的外出写生。且我的写生从一开始就是用毛笔和宣纸直接的对景写生,不是泛泛的拿笔勾个大势。即看到一丛树,仔细观察树枝的穿插,甚至树上的结疤;看到面前的山,分析山势、山石,思考怎么样的表现才能得到它的质感、空间感,以及它的精神。力求用手中有限的笔墨去抓住无穷的形象,在实践中的这些收获,总结下来就是技法上的创新。


△峰峦叠翠入云端

500×200cm 中国画 纸本设色 2023年


其实在写生的时候,不一定非得选择常规思维中的美景,往往在大自然中摘取到一个局部的某一方面,选择有特色之处,在进行艺术上的加工,一定要对映入眼帘的景进行取舍。即便美景在此,也须动于衷、见景生情,不仅看、不仅画,还要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去设想。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就是笔墨,笔墨是指画家用笔和用墨的形态和法道。画家通过笔墨形态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理念,古有“画如其人”之说,因此笔墨形态是中国画的第一要素,对笔法和墨法的研究是画家的主要追求。因笔墨本身具有独立的生命性,承载着民族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念。所以,我在创作作品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三远”视角,构图和用色也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气息,甚至在展陈方式、展陈地点上我都希望有所突破。


恪守传统 纷繁出新


石涛云“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句话既励志又有促进的意蕴。我想,风华正茂之时务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寻觅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艺术道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因此,写生、创作是我自始至终所寻找的诗境和远方。


山水最动人的地方即是孕育精气神的所在,看那高远、深远、平远之地,君不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读来是何等荡气回肠,刻画出壮丽河山的筋骨与魂魄。于是我便大胆地泼墨挥毫,淋漓尽致的表达一个艺术家的胸襟与壮美。皴、擦、点、染画面里所拥有斑驳的情感色彩,我想这大概就是父亲常说的“诗意”,用诗意去营造画面是我多年不断探索和践行松韵堂的意旨,未曾懈怠。此外,画面的留白和气韵的贯穿,是我在近十年间不断写生所找到的规律,正如古诗有云:“一夜黄梅雨后时,峰青云白更多姿,千条飞瀑万条涧,此时雁荡第一奇”,笔墨在诗境的虚实中更具灵动的气息。


在这里很感激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的帮助下,画展顺利入选中国文联“2023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


△展览现场


展览上近60幅作品横跨了20岁时候的临摹长卷、30岁时候的写生作品、40岁的创作作品,一并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就像寒窗苦读18载的学子经历高考一番,等待着大家和时间的检阅。


△布展现场


△布展现场


△石家庄站开幕现场


△深圳站开幕现场


不殆于心 期盼新意


目前,我的展览已特地开始尝试用“偏当代"的展陈方式来展现中国山水作品,其目的想让观者更近距离的全方位接触画面。


未来,我的梦想是将中国山水作品不仅在美术馆、博物馆里展出,也要让我们的“山水”走向大堂、走近人们的身边,更好的“接地气”,更好的走进当代人的周围,走入现在年轻人的世界,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传统山水作品焕发的生机和面貌,“少年强则中国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需要更多的少年、青年、壮年来认识、认知:


山不见我

我自去见山

山后总相逢

不滞于物

登高望远天地阔

不殆于心

脚踏实地步步宽

人生是旷野

不是轨道

心若有所向往

何惧道阻且长……


△春到江南日月新

150x200cm  中国画   纸本设色  2017年




△五彩黄山

200x160cm  中国画   纸本设色  2016年




△一弯碧水抱村流

200x200cm  中国画   纸本设色  2017年




△张家界印象

200x160cm  中国画   纸本设色  2016年



△周末行者

220x190cm  中国画   纸本设色  2019年



校友简介


周扬波,新文艺群体五期校友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文学艺术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员

中国水墨画院画家

李可染青年画院画家

法国singulart画廊签约艺术家

诗境系列作品入选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站立的山川——中国画山水新表达 周扬波画展”入选2023年度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





撰 稿|周扬波

编 辑|杨梓桐

编 发|李  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