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骆雪:汲取文艺养分,赋能工作新篇
编者按:2024年12月22日~26日,由安徽省文联和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联合主办、景德镇市文联协办的“2024年度安徽省中青年文艺骨干和‘文艺两新’人才培训班”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围绕培训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撰写了培训感悟。今天与大家分享培训班学员、安徽省蚌埠市文联组联部副主任骆雪的学习心得。
很有幸能够参加2024年12月底在景德镇举办的“2024年度安徽省中青年文艺骨干和‘文艺两新’人才培训班”。为期5天的培训是一段珍贵且充实的经历,作为基层文联的工作人员,此次培训为我打开了全新的工作视野,在思想观念、业务能力和工作方法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我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理念革新,重塑文艺认知
△叶青主席授课现场
培训中,多位资深专家对文艺政策的深度解读,让我清晰洞察文艺发展的时代脉搏。叶青主席的《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和傅亦轩书记的《中华美学精神与新时代文艺创作》等专题讲座,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也使我对中华美学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如何将其融入文艺工作。这些理论知识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为后续开展相关文艺工作提供了指引,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文联工作不仅仅是组织活动、服务文艺家,更是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自身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工作中精准把握方向,为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汲取地方特色,深化文化底蕴
△学员在中国陶瓷博物馆现场教学
景德镇以制瓷技艺闻名世界,被誉为“千年瓷都”,本次培训的地点安排在此,也让我们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培训将景德镇的文艺特色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丰富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专题讲座《城市文化生态的时空创新实践——以景德镇陶溪川为例》、案例教学《用陶瓷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及相关陶瓷企业、中国陶瓷博物馆、陶溪川文创街区、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现场教学的各类安排,为我们打开了探究文艺和文联工作的另一扇窗。一方面,景德镇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安徽本地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文艺工作者,在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时,思路不应只局限于“办展”,而是需要深挖文化内涵,对接时代需求,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重焕生机。这一理念的转变为我后续工作提供了宏观指导,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维度思考文联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交流合作、凝聚文艺力量
△分组讨论现场
培训期间与来自各地的文艺骨干深入交流,是我收获的宝贵财富。大家毫无保留地分享创作经验、工作心得,共同探讨文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交流中,我了解到各地市文联的特色工作模式与成功经验,有的地市通过向上申请协会活动经费,鼓励各协会开展文艺活动;有的地市借助文旅融合,打造文艺品牌等,这些经验都为我市文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在与“文艺两新”人才的交流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这也为今后做好我市“文艺两新”工作奠定了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地发挥文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倾听文艺家的声音,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凝聚起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
此次培训是我工作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让我在理念、技能和资源上实现全面升级。在未来,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动我市文联工作迈向新高度,为繁荣地方文艺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撰 稿|骆 雪
图 片|井照雪
编 辑|刘怀彦
编 发|周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