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尹勇:以传统为根脉 铸文艺之新篇
发布时间:2025-04-08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2024年12月22日~26日,由安徽省文联和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联合主办、景德镇市文联协办的“2024年度安徽省中青年文艺骨干和‘文艺两新’人才培训班”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围绕培训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撰写了培训感悟。今天与大家分享培训班学员、安徽省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尹勇的学习心得。


2024年12月底,“安徽省中青年文艺骨干和‘文艺两新’人才培训班”在江西景德镇举行。此次培训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专题教学以外,还包含了现场教学、剧目观摩、座谈研讨、经典晨读、每日学习心得打卡、研修总结等环节,让我收获满满。


叶青主席《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的专题讲座内容翔实,发人深省,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刻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刘子力董事长结合陶溪川实际,把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了清晰的梳理,让我学习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也让我认识到在创作过程中要找准自身定位,对未来规划要符合实际,不要随波逐流,而要努力打造自身文化IP。章晨老师《用陶瓷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讲座,促使我要持续提升专业水平,追求跨界融合发展,不断突破自我。一代一代的文艺骨干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在工作中做出最大贡献,才会让中华文化的光芒更加耀眼。


△学员在中国陶瓷博物馆现场教学


景德镇的瓷器工艺举世闻名,以其精湛的瓷坯制作、创新的施釉技术和细致的彩绘工艺而驰名。参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让我领略到了千年陶瓷文化的传承,我深刻体会到了从原料选取到烧制工艺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极高的技术含量和艺术追求。景德镇陶瓷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界各地的赞誉和喜爱。在展馆里,我被前人的工匠精神所感动,我们也要将工匠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参观中国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让我看到地方文联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于打造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具有积极意义。“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和产业从业者聚集于此。越来越多“文艺两新”来景德镇“安家”,这里为众多艺术家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有效推动了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实践基地致力于打造‘文艺创新’集训营和创新创业的孵化园,既是“陶瓷文化的展示台”,也是“对外交流的会客厅”。在这里,文艺工作者可以自发组织起来,自我学习提升,点燃传统文化火种,发挥每个人更大的作用。


△陶溪川文创街区


陶溪川文创街区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商业化转型的成功实践,是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的独特文化街区‌。原本的老厂区现已改建为文化创意、艺术交流的街区‌,既让艺术家们有了交流的平台,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艺术家们的原创作品每每让人眼前一亮,让人不禁为艺术家们的才华所折服。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内涵,值得仔细去探索、去感受。


△学员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现场教学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建筑充满东方美学,馆里一步一景,现场展示陶瓷制作过程,仿佛时空定格,让我回到了某个历史时刻。展品展示了景德镇陶瓷的精湛技艺和悠久历史,更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员剧目观摩后合影留念


大型山水实景舞台剧《china》的舞台设计堪称一绝。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山水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china》以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为线索,通过多个篇章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与人文精神。千百年来,景德镇人在瓷器制作领域延绵传承,坚持对技艺的突破,秉持对国家文化的认同,要把瓷器做好做精。这场演出不仅让我领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与人文精神,更让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感情和认同感。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和骄傲,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我在本次培训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和深厚的文化熏陶,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文艺领域大有可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生逢其时,必定可以大有作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用心感悟,潜心学习,持续拓宽艺术视野,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自身矢志不渝追求的方向,为文联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 稿|尹   勇

图 片|井照雪

编 辑|刘怀彦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研修心得|骆雪:汲取文艺养分,赋能工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