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16班 | 宋宝珍:浅谈经典小说的戏剧改编
发布时间:2021-05-18 发布人: 字号: A A A

       5月14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宋宝珍为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作了《浅谈经典小说的戏剧改编》专题讲座。

宋宝珍授课

       宋宝珍首先从话剧的范畴简要梳理了文学和戏剧的相通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她认为自话剧诞生以来,经典小说的改编就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重要资源,被称为中国话剧滥觞的《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于1907年演出)就改编自美国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接着,宋宝珍分别向学员们介绍并评析了由中外经典小说改编的话剧作品,结合案例《家》《骆驼祥子》《雷雨》《生死场》《四世同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以及《酗酒者莫非》《外套》《情人的衣服》《兄弟姐妹》等,通过原著小说和现场演出片段的对比赏析,使学员们了解到经典小说改编为话剧作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力求展现原汁原味的原著精神,真实展现经典小说的基本情节框架,凝练表达其完整内涵;二是为我所需,加以取舍,大胆想象,重新诠释,以新的戏剧表达,给人新的艺术感受。

授课现场

       宋宝珍强调,改编剧作应以做足功课为前提,深刻理解经典小说内涵,而不应流于表面,浅尝辄止,做一般化理解,应当避免二者之间的背离与隔膜。改编是不同媒介的艺术转换,应当具有现代性反思、创造性转换,一定要重视原著价值,保留精粹成分,博约通取,含英咀华,充分体现民族审美心理中普遍认同的美学意义。

       最后,宋宝珍从作品改编创作的基本立意与出发点、题材与体裁的把握、发挥改编者的自身优势、尊重经典小说原创者的著作权益等几方面总结了经典小说的戏剧改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讲座结束后,宋宝珍还就学员的提问现场答疑,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授课老师 

       宋宝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戏剧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话剧百年之“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院戏剧戏曲学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和各部委多次奖励,如:中华优秀出版物·优秀图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国家教委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国家艺科、国家艺术基金重点研究课题并顺利结项。主要学术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回眸》《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等。

撰稿 | 中青16班二组学员 蒋慧明

摄影 | 中青16班二组学员陈学农、文艺研修院杨梓桐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张会卓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