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16班 | 王晓鹰:戏剧演出中的诗化意象
发布时间:2021-05-18 发布人: 字号: A A A

       5月15日下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从戏剧的诗意、戏剧情境构建等方面为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作了《戏剧演出中的诗化意象》专题讲座。

王晓鹰授课

       “戏剧作品要追求‘诗意’,一个毫无诗意的戏,是索然无味的”。王晓鹰开篇提出讲座的核心观点,强调戏剧要想有精神营养和启发性,就应该追求诗意。他与大家纵览中国话剧发展简史,讨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之路,并辅以焦菊隐、黄佐临、徐晓钟等戏剧导演对“戏剧是诗”“写意戏剧”“表现美学”等观念的价值判断作案例解析。

       随后,王晓鹰进一步阐明戏剧之“诗”与文学之“诗”的不同。戏剧内涵的诗意,从“一剧之本”开始。戏剧之“诗”不同于文学之“诗”,它渗透在故事讲述、情节铺陈和行动展开的进程之中,包含在人物强烈、深厚甚至复杂的情感之中。它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是视听综合的立体形象,是演出进程情感积累的阶段性呈现和导演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

授课现场

       王晓鹰还通过四层逻辑阐述戏剧在投射关于人性、关于生命时的浓郁诗意与终极表达。这四层表述分别是:不沉溺于表面写实的故事铺陈,强调诗化的讲述逻辑;不满足于直白的主题代言、浅显的道德楷模,强调塑造有诗意的人物形象;不受制于严格完整的客观再现,强调诗化的舞台时空;不局限于简单的喜怒哀乐、是非对错,强调表达有诗意的情感哲理。

       王晓鹰的课程生动并富有感染力,他先后提出戏剧演出的“诗意”从何而来、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抑或是人性的实验室等问题,并通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萨勒姆的女巫》等作品解析了戏剧不仅能够成为“人性实验室”,表现人性在特殊语境中的挣扎和抉择,还可以挖掘人情、情感以及生命体验,投射出一种关于人性、关于生命的浓郁诗意。最终通过人物与外部世界表面的、外部行动的对抗,转化成人物丰富、复杂、深刻的生命内涵的挖掘和表达,发展为自我的纠结、窘困、挣扎、抉择,也可以延伸至人物情感深邃处和心灵隐秘处,让人物在这样的生命历程和情感表达中显示生命的价值和艺术的力量。同学们表示深受启发。

       授课老师

       王晓鹰,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聘导师,著名戏剧导演,导演学博士,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中国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主要导演作品:话剧《兰陵王》《伏生》《理查三世》等,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钓鱼城》,舞剧《十里红妆》,音乐剧《断桥》《花儿与号手》等,京剧《北平无战事》,昆剧《乌石记》,越剧《赵氏孤儿》,黄梅戏《半个月亮》,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秦腔《关中晓月》等。境外导演作品:《赵氏孤儿》(希腊)、《高加索灰阑记》(澳大利亚)等,并为香港、澳门导演了《盲流感》《屋外有花园》等。出版学术专著:《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戏剧思考》等。多次获得各类全国性大奖。

撰稿 | 中青16班三组学员 王海涛

摄影 | 中青16班学员 颜劲松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张会卓

编发 | 信息网络处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