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16班 | 费胤斌:以家国情怀载篆刻艺术叶落归根
发布时间:2021-06-17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编者按:5月9日至6月5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的“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中青16班”)顺利举办。研修期间,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院长李屹与学员们进行“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主题座谈会。今日,与您分享中青16班学员,浙江省桐乡市文化馆兼职书法教师、自由书法家费胤斌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费胤斌发言

       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就要结业了。近一个月来,在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名学员相聚北京,我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严守学习纪律,认真学思践悟,积极交流研讨,创作受到启发,党性修养得到锻炼、思维眼界有了拓展、理论素质进步提升,达到了在实践中感悟,在总结中提升的培训目的。

       我是浙江省桐乡市文化馆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非在编人员,属于新文艺群体,平时从事书法篆刻创作,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的一些书法篆刻展事。八岁开始,我便和书法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友人问过“书法篆刻是你儿时的爱好?还是父母强加的一种意愿?”出生于普通家庭的我,父母对我的教育十分宽松,确实是自己骨子里有着对于书法篆刻艺术的喜欢和坚持,直到现在依然觉得这是一种幸运。

       书法篆刻学习在很多时候是枯燥乏味的,寂寞之道是对这门艺术最好的诠释,要从寂寞中体会乐趣所在,那必然要有对书法篆刻的热爱和情怀!我想,当个人爱好到成为职业,再升华为家国情怀,那是一种个人的洗礼。2019年的5月5日,我踏上飞往日本大阪的航班,去追寻十年前的一个梦想。常常想,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感谢在这十年间的一切遇见,让自己在无数次的挫折和鼓励中成长。

       得知日本一位年迈的老先生藏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篆刻作品五百余枚,我激动万分。老先生和蔼又好客,95岁高龄的他神采奕奕,将所藏500余枚名家篆刻无一保留展现在我眼前,其中有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甫、王福庵、来楚生、吴朴堂、钱瘦铁、白蕉等诸位名家之作,作品之精,数量之多,实乃罕见。很多作品并未发表刊登,属于首次发现,于我而言,有生之年能有这样的一次相遇是上天的眷顾,梦想再次涌现心头:我要用心将这样一批文化宝藏带回国,出版成书、面世,让更多的书法篆刻爱好者欣赏学习,也要尽一切可能将这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叶落归根。

       受限于日语交流,只有委托在日友人陪同翻译,幸好老先生也是一位对书法篆刻有着颇多研究的日本书家,所以在交流中并未遇到过多障碍。所有藏品中有一方2.3厘米见方的寿山田黄石印章,印钮为清乾隆年间周尚均所雕,印文是吴昌硕所刻四字朱文,精采之极,非一般作品可媲美,而且两位艺术大师的合作也实属罕见。这也是老先生最为心爱的一枚印章,故问及此作在中国可值多少钱。衡量作品的价值,对于执着此道多年的我并非难题,但在当时的人、物、环境中,这也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脑海中的答案只有:“艺术的高度不能用金钱衡量。”听了我的回答,老先生甚是满意和欣慰,我也顺利借出146枚名家之作回国,用于出版和制作原拓印谱。

费胤斌(前排)参加5.23艺术实践活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极大困难,我与老先生唯有用书信联系,带回的这146枚名家之作也由我个人出资进行拍摄整理成书,准备于今年十月面世。但遗憾还是发生了,在此次培训期间,老先生的家人发来信息:老先生于5月26日傍晚7时驾鹤西去,与世长辞。我想,唯有将遗憾化作前进的动力,用最大努力将此册作品集做好面世,才能不负老先生及其家人的信任和嘱托,也不负书法篆刻艺术一直以来带给自己的感动与收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摄影 | 文艺研修院 杨梓桐

编辑 | 文艺研修院 张会卓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