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16班 | 熊竹英:陕北说书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18 发布人: 字号: A A A

       5月9日至6月5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的“中国文联第十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简称“中青16班”)顺利举办。研修期间,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院长李屹与学员们举行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主题座谈会。今日,与您分享中青十六班学员、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文化馆职员、陕北说书演员熊竹英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熊竹英发言

       我叫熊竹英,是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的一名陕北说书艺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因家庭生活贫困,上完初中就辍学回家。自己从小体弱多病,父母亲为了不让我干农活,让我走“轻路”,就选择了学习陕北说书。虽然那时候说书在陕北比较流行,但是说书人还是不受待见,会被人瞧不起。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亲戚朋友都劝我做其他的事情,但自己就是喜欢陕北说书,硬是坚持了下来。

       后来凭借说书,我通过竞争、评选,被聘进横山区文化馆,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上也有了保障,就有了更多机会学习和发展陕北说书,以及坚持下去的信心。从乡间庙会一步一步走上了央视舞台、2018年国务院新春团拜会、巴黎中国曲艺节等。从艺三十年来,深深感悟到艺术不能走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的更远。

       登上大大小小的舞台,我最喜欢的还是去田间地头、乡村庙会、街道社区、非遗小剧场等地方,给当地百姓演出。面对老百姓,没有拘束,你若将自己带入剧情中哭了,他们也跟着你哭,你笑,他们跟着你笑,情感上的交流,能产生更多共鸣。说书结束,他们会提问很多想了解的问题,正是这样的亲身体会,才能感觉到这门艺术别样的价值和魅力——接地气。

       当然,陕北说书目前也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现在老艺人们年龄都偏大,很多人不能从事说书了,年轻人又不乐意学习这门艺术。我想,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大多数孩子都学习钢琴、舞蹈、声乐等普及度更高的艺术课程,认为学会说书不好就业;二是,说书的收入微薄,不好养家糊口,真正能靠说书养家糊口的艺人并不多;三是,新媒体“快手”、“抖音”本来是很好的用来宣传和展示陕北说书的平台,但为了争夺网络流量等利益,有些艺人不说传统本书和小段,放弃了这门艺术所具有的传统艺术魅力,给人呈现更多的是一些低俗笑话和胡编乱唱,给说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冲击。

熊竹英参加5.23艺术实践活动

       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与发展陕北说书。平时,除了创作,也教一些说书爱好者,还让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学习了说书艺术。为了让陕北说书进校园,我联系了横山区第二小学,在每个星期五下午的社团课上,为孩子们免费教授陕北说书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喜欢上陕北说书。总之,我想用自己的一点力量,保护这门艺术,不让其失传。

       同时,我希望中国文联能给我们更多展示和宣传的平台,比如多举办相关艺术培训、展演、比赛等,给优秀文艺人才和作品更多关注与支持。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喜欢陕北说书,共同感受陕北文化的魅力,传承并发扬好陕北说书。

编辑/摄影 | 文艺研修院 张会卓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