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传艺舞台班|冯远征:初心不改 艺无止境
发布时间:2025-08-25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8月20日下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走进名家传艺舞台班,以《初心不改 艺无止境》为题为学员授课。从北京人艺的光辉历史到个人演艺历程,从艺术与科技的碰撞到角色塑造的深耕,冯远征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与深刻思考,为学员们展开了一卷执着且厚重的艺术人生。


△冯远征授课


作为北京人艺精神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冯远征详细解读了这座艺术殿堂的精神内核。1952年成立的北京人艺,从建院大戏《龙须沟》便奠定了“深入生活”的创作传统——演员们走进胡同体验生活,让角色带着烟火气扎根舞台。焦菊隐先生探索的“话剧民族化”更成为人艺的灵魂。将戏曲的写意美学融入话剧,既诞生了《茶馆》这样的京味儿经典,也培育出独特的演剧学派。“我们既要守住‘塑造鲜活人物’的根,也要敢于创新。”冯远征介绍,人艺不仅诞生了中国首个小剧场话剧,在如今广泛运用多媒体的时代,人艺也始终坚持“为剧情服务”,让科技成为艺术的辅助而非主角。


“从坐在台下仰望舞台的观众,到立志成为北京人艺的合格演员,这份初心从未改变。”冯远征坦言,自己的艺术之路始于对舞台的纯粹热爱。他将“初心不改 艺无止境”作为人生信条,强调演员需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哪怕已在行业深耕多年,面对每一个角色、每一场演出,仍要以“新人”的敬畏心去打磨。


“演员的使命,是让角色活起来。”冯远征以自己的创作经历现身说法。为塑造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他拨打妇女热线倾听真实故事,从施暴前的姿态到眼神的细微变化,用细节堆砌出令人战栗的真实;饰演话剧《杜甫》中的杜甫时,他抓住诗人“苦中作乐”的特质,将半文台词生活化,在“加法”与“减法”的平衡中,让千年前的诗人走进观众心里。


冯远征谈到,文艺工作者要多走、多看、多跨界,“搞艺术不能困在单一领域,音乐、戏曲、绘画……所有艺术形式都在诉说人性。”他以话剧音乐为例,鼓励创作者走进排练场,让旋律与剧情、人物情感同频共振。


“艺术没有终点,唯有以热爱为帆,以敬畏为舵,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远、走得稳。”冯远征院长的分享,既是对自己艺术生涯的总结,更是对后辈的期许。当初心照亮前路,当探索永不停歇,艺术之树便会常青。


△授课现场






撰 稿|沙剑峰(学员)

摄 影|邹   晗

编 辑|邹   晗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