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传艺舞台班|蔡少华:青春版《牡丹亭》排演制作及推广传播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5-09-08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8月30日下午,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原院长蔡少华《青春版<牡丹亭>的排演制作与推广传播》为题,为名家传艺舞台班学员作案例教学,系统拆解传统戏曲在当代焕发生机的创新路径,为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注入实践智慧。


△蔡少华授课


作为昆曲传承与创新的典范,青春版《牡丹亭》的诞生源于对昆曲传承的责任与担当。蔡少华指出,昆曲传承必然是以演员为核心,以剧目为载体,以观众为基础的全面传承。针对“出人出戏”的艺术工作目标,主创团队从请师、拜师入手,从基本功、唱念入手,坚持进行正宗、正统、正派的艺术传承,对年轻演员展开为期4个月的培养训练,内容涵盖基本功、文学、礼仪等多个方面。


具体到青春版《牡丹亭》的宣传推广,通过开展校园行活动,走进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累计演出超600场,将昆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让众多学生深切感受昆曲的魅力。在海外推广方面,该剧通过参加国际艺术节、进入孔子学院等方式,成功将昆曲推向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同时,通过语言翻译、学者讲解等方式,让海外观众深入了解昆曲的人文内涵与东方美学,引发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授课现场


授课结尾,蔡少华总结,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注重人才储备、剧目建设和观众培养的协同推进。昆曲不仅仅是戏曲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东方美学标杆,应以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为出发点打通传承路径,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昆曲的传承要尊重经典,抢救老一代艺术家的真功夫,并通过多种形式传承技艺。青年艺术家要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昆曲的责任,在新时代探索出更多昆曲传承的新路径。








撰 稿|宋   罡(学员) 

摄 影|邹   晗

编 辑|邹   晗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