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求索|张国晓:与华君武老先生交往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4-10-29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2024年6月~7月,我参加了中国文联第十七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研修期间,高研班组织大家到革命圣地延安实地教学,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在延安鲁艺旧址参观学习时,正在举办的华君武漫画展让我倍感惊喜。看着华老一幅幅思想精深、力透纸背的漫画原作,我不禁回想起年少时与他老人家的交往的二三事……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河南舞钢农村,当时既没有电话,更无互联网、微信,信息十分闭塞。1986年秋,父亲把我从村办小学接到乡镇小学读书。放学后我常去父亲办公室玩耍,刚去就被父亲订阅的《瞭望周刊》《半月谈》《文汇报》吸引,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


华君武老先生是全国漫画界泰斗,他在《文汇报》上发表的漫画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父亲看我对漫画痴迷,便送我到舞钢师范学校和区文化馆学习美术。1992年春节刚过,寒风呼啸,我在父亲办公室依炉阅读《文汇报》副刊,看到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范用先生讲述与华君武书信来往趣事的一篇短文,并刊登出华老寄给他的明信片,我灵机一动,依照明信片上的地址给华老去了一封信,请求华老指点学画之路。没过几天,有同学说学校传达室有我一封北京来信,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华老回信了?箭步奔至传达室,看到牛皮信封上漫画味十足的笔迹,我瞬间觉得世界这么美好。华老随信还寄了一本四川美术出版社的《华君武漫画》送给我们全家看,我如获至宝,珍藏至今。


△华君武写给张国晓的回信 


△华君武题赠张国晓的漫画集


父亲的好友、《舞钢晚报》记者王敬民听说此事后,写了一篇题为《华君武千里寄书 张国晓喜聆教诲》的通讯,于“六一”儿童节当天发表在《河南日报》一版,省、市、区三级电台也播放了这条新闻,自此我成了学校的“名人”。华老的来信极大鼓舞了我的学习和学画热情,当年暑期,我的第一幅漫画《新龟兔赛跑》发表在家乡小报上。


第一幅漫画发表后,华老教导我说,搞创作需要有模仿阶段,但应尽早摆脱别人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言真意切的话,足使我受益终生。1993年春节前夕,我又收到华老的邮件,内容是华老亲笔写下的“锻炼身体,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字虽不多,但老艺术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之情可见一斑。在这期间,我也曾因投稿不中而彷徨过,心灰意冷时还是华老的经历激励了我:华老15岁时曾试着向报社投稿,画了200多幅却只被采用了一幅,但正是从那幅画起,开启了他漫长而传奇的艺术之路。华老的漫画成为中国几代读者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说华老的漫画内涵丰富而深刻,这正是得益于他和群众的密切联系以及扎实的生活根基。他经常带作品去基层听取群众意见,精心打磨作品。人们常以为画家是清闲的职业,是“来钱”的职业,可华老一生,既不清闲,也不“来钱”,所富有的,只是勤奋、辛劳和对新一代的深切关怀。


△华君武寄给张国晓的明信片


1995年秋,我到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艺术设计系装璜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当时全国高校还没有漫画和动漫专业,我就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继续自学漫画。大一下学期,我和申磊、李媛等几位“漫友”相商成立郑州轻工业学院漫画协会,并斗胆上书华君武老人家赐题会名。不几日,华老复函驾到。打开信封,墨香扑鼻。老人家非常用心,题了横竖两个版本。华老在来信中还嘱咐道:“漫画是画思想的艺术,要有好的思想立场,作人在先,作艺在后,我们共勉。”


△华君武为郑州轻工业学院漫画协会题词


自那以后,我的漫画作品相继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中国大学生》《北京卡通》等报刊发表,并入选全国美展。毕业后,我进入河南日报社《漫画月刊》编辑部担任漫画编辑。再后来,尽管工作岗位有调整,我从未停止过对漫画的热爱、钻研和创作。二十多年来,我和团队创作了《焦裕禄》《小樱桃》《黄河传奇》《据典话廉》等一系列电视动画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艺术之路漫长而修远,华老其人其艺永远是我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


△华君武写给张国晓的回信





校友名片:


张国晓,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十七期校友,河南省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副主任、河南省漫画家协会主席、河南小樱桃动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管委会主任,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河南省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第十九届世界漫画大会执委会秘书长,电视动画片《焦裕禄》《小樱桃》《黄河传奇》《据典话廉》总导演。作品《小樱桃》在2010年获第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青少年节目提名;作品《焦裕禄》获2022年网络视听精品节目优秀作品、河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撰 稿|张国晓

图 片|张国晓

编 辑|张会卓  许文彬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