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艺绽|龚婷:小歌剧《古茶树之恋》的制作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01 发布人: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 字号: A A A

编者按:在云南的广袤茶林中,孕育着世代相传的景迈茶,在景迈山一方古茶树下,传唱着有关爱情、亲情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制作人四期校友、一级演员龚婷与她的团队精心打造的小歌剧《古茶树之恋》,以一首歌曲为起点,成功完成15场精彩演出,实现了一段从音乐到歌剧的华丽蜕变。


今天,文艺研修院与大家分享龚婷的创作故事。


△小歌剧《古茶树之恋》海报


创作思路:从“一首歌”到“一部剧”

小歌剧《古茶树之恋》是云南艺术基金资助的小型剧(节)目和作品项目,自2024年1月获批立项以来,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创作,于同年12月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


该剧的创作灵感源自陈勋儒作词,张云岗作曲,扎西顿珠与龚婷联袂演唱的同名歌曲。歌曲借茶叶之情思,描绘了一段如茶香般清新脱俗的爱情故事。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给予我极大的创作启发和动力。基于此,我尝试以原歌主题和音乐动机为核心,将其发展、改编为一部小型歌剧,将小爱主题作进一步升华,用心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于是,小歌剧《古茶树之恋》创作团队应运而生。


△小歌剧《古茶树之恋》主创团队


主题立意: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颂歌

古茶树是大自然生命力的象征,是景迈山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是景迈山人和自然依存共生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希望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小歌剧《古茶树之恋》的故事正是发生在普洱市澜沧县的景迈山。剧目通过古茶树这一意象,深刻探讨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小爱与大爱的情感故事,致力于谱写一曲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颂歌。


△小歌剧《古茶树之恋》演出现场


创演团队:低成本、小制作、年轻化

面对仅10万元的资助总额和10场演出任务,创演团队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与执行力。从剧本、音乐、舞美、灯光、服装、道具到演员阵容,我和团队成员们精打细算,既保证了艺术创作的高水准,又实现了较好的成本控制。该剧大胆启用新人,编剧、导演、指挥、主演及钢琴艺术指导等关键岗位均由我院(昆明学院)青年博士教师担纲,演员及幕后团队也大多来自音乐表演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我们共同组建了一支低成本、小制作、大情怀的年轻化创演团队。


△小歌剧《古茶树之恋》首演及研讨会合影


艺术语言:精炼结构展现歌剧魅力

在短短20分钟的演出中,该剧巧妙融入了12个唱段,以独唱、重唱、对唱、合唱、朗诵等多种形式,融合了美声、民族、原生态、流行、童声等多种唱法。在音乐叙事结构上进行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音乐剧的线性叙事,采用直接切入主题的手法,摒弃冗长的铺陈,以精简的结构设计精准展现故事核心,以精炼的音乐语言深刻表达情感。


简洁的创作手法有效维持了整部歌剧的紧张感与动态性,同时,在音乐、服饰、道具、语言等方面适度融入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大大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使每一段音乐都直击心灵,有效传达了情感与故事。


△小歌剧《古茶树之恋》演出现场


从一首歌到一部剧,从10万元做10场演出的任务要求,到成就15场精彩演出,取得了“10 + 10 > 20”的良好成绩。未来,我和团队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融入专业前沿,持续输出更多契合大众需求的优秀作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为中国的歌剧事业贡献力量。


校友名片:



龚婷,制作人四期校友,一级演员(##专业岗),跨界女高音,制作人。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昆明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云南省政协特别联系艺术家。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获奖者和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获奖者。担任原创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总制作人,该剧入选国家民委2021年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剧目晋京展演项目、获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优秀剧目奖、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歌曲作品《曼恩时光》入选“听见中国听见你”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获第十一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







撰 稿|龚   婷

图 片|龚   婷

编 辑|井照雪

编 发|周思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