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一期 | 学员讲坛(四):关于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6-23 发布人: 字号: A A A
       编者按:5月13日至29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的“中国文联第一期舞台艺术制作人高级研修班”(简称制作人一期)顺利举办。研修期间共开展了六场学员讲坛,学员们畅谈舞台艺术创作、制作的经验与思考。今天与大家分享音乐领域部分校友的发言摘录。

于芳发言

       景德镇学院教育学院院长于芳与大家分享了瓷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瓷乐非遗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了推进全民美育,发掘展现瓷乐艺术的文化价值,形成更深入持久的文化传承与创造力量,景德镇学院一方面加强对瓷乐史料文献的梳理研究,积极复原和创新陶瓷乐器,一方面以“瓷乐艺术创造力”为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演出等方式,使瓷乐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汲取瓷乐文化精髓,激发艺术“创造力”,我们首先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为首要原则,依靠景德镇地域优势,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陶瓷音乐文化遗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其次以“启发诱导,学生参与,双向互动”为教学理念,研发精品瓷乐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导演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探索意识和工匠精神。最后,不断推动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延伸,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创新实验延伸,除了将瓷乐作为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全校推广,还将瓷乐非遗艺术拓展到校外实训基地,在中小学进行传承。我们的瓷乐学生多次参加省内外艺术展演、比赛,还曾赴日参加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同学们在课程和实践中沿着陶瓷音乐历史文化的碎片去探寻中华民族的根,有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景德镇学院瓷乐团参加中日文化交流活动

蔡沅羲发言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主任蔡沅羲以作品《乐动青春》为例,与大家分享了他在高校原创音乐剧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艺术素养的探索与思考:一是把握好大学生群体对音乐剧艺术体裁的心理预期,建立好学生的“乐感”和“剧感”,为情怀素养奠定基础。现实题材音乐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时尚性特征,同时也具有丰富多元的育人功能属性,颇受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喜爱。音乐剧《乐动青春》在创作伊始,导演组就把剧目的故事情节主线和原创音乐类型锁定在了反映校园题材、具有大学生生态元素这一定位之上。二是对音乐剧原创音乐形态进行精准把握,打造以新时代校园民谣为支点的情怀素养。音乐剧《乐动青春》是高校题材原创剧目,在音乐的考量上,具有典型高校生态和年轻元素的音乐形态作为首选,经过多轮讨论,导演组一致认为应该创作具有正能量传导力、校园文化元素和抒情性流行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并将其暂定名为新时代校园民谣。三是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去浸润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表达去传递富有深层次内涵和意义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艺术素养培养路径。

音乐剧《乐动青春》

编辑/图片 | 文艺研修院 邹晗

编发 | 文艺研修院 姜妍妍

分享到: